• 介绍 首页

    君临欧陆,从击败拿破崙开始

  • 阅读设置
    第27章 法国的反攻
      “尊敬的卡尔诺將军,將这些东西都送到巴黎,应该可以缓解一段时间的巴黎財政困难了吧。”
      拿破崙笑著指著眼前撒丁王国王宫中堆积如山的財物,对著刚刚赶到都灵不久的卡尔诺介绍著,语气中满是羡慕。
      卡尔诺看著眼前的財物,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既想说拿破崙两句,认为他这样是对於法国形象的破坏,可又不好意思开口。
      拿破崙的举动,不正是忠心耿耿心忧国家的,这样的年轻人,又如何好意思责备呢?
      但夸两句吧,卡尔诺也觉得不对。
      夸了对方,这不就代表著自己鼓励法军抢劫嘛,一旦这样的行为形成风气,那以后法军的风气和战斗力就没法看了。
      一支只想著劫掠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
      想了想,卡尔诺只能中立的说道:
      “这笔钱確实有用,但军费的事情,是巴黎议会中的议员们该考虑的事情,咱们更重要的还是关注战爭本身才是。”
      即便卡尔诺说得委婉,但拿破崙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能嘆气解释。
      “將军阁下,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这会让我的士兵们看起来像是抢劫犯,不像是个士兵。
      可是,您要知道,我的士兵们已经没有收到工资了,別说工资,他们甚至连吃的都需要自己收集。
      上帝啊,將军您应该明白,如果再拖一段时间不给士兵们发工资,他们会做出什么。
      所以,將军阁下,我这也是权宜之计。”
      卡尔诺有些惊讶,虽说他也清楚巴黎政府的財政情况有些捉襟见肘,甚至连具体的亏空数目都知道,毕竟再怎么说他也算是巴黎政府的高层,只不过“暂时”离开了权力中心罢了。
      可是,按照巴黎那边昔日同僚传来的消息,军费向来都是优先保障的,怎么会出现有军队没收到工资的情况呢。
      他的军队,可没出现这种问题,难道巴黎那边又出现了什么状况吗?
      卡尔诺决定,等会儿就写封信去巴黎,详细问问巴黎发生了什么。
      考虑到拿破崙的军队没有收到军餉,那卡尔诺真的没办法苛责眼前的这位年轻將军了,对方是多么不容易啊。
      没有军餉,没有补给,还能一路连战连捷,攻克撒丁王国的首都,甚至手下士兵抢劫之后第一想法是送到巴黎,这样的將军,谓之国之栋樑都不为过。
      “看来,將军打进都灵並不轻鬆啊。”
      卡尔诺看向拿破崙的目光中,多了一丝钦佩和欣赏之意。
      “不不不,非常轻鬆。”
      拿破崙一脸笑意的耸耸肩,这一路上的战斗对於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挑战,於是他略带嘲讽,或许也是炫耀般的说道:
      “阁下误会了,撒丁军队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在我看来撒丁王国的军队与其叫军队,不如叫拿著火枪的农夫。
      他们不仅缺乏训练,队形混乱,甚至连基本的战斗意志都没有。
      如果我们的敌人都和撒丁王国一个水平,那我们將毫不费力的贏得这场战爭。”
      “但可惜的是,只有撒丁王国这样的小国才疏於军备。
      我们真正的敌人,无论是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还是西班牙,他们的军队都很难对付。”
      “或许吧,不过我还没和他们交手过,並不知道他们的水平。
      兴许,他们也不难对付呢?”
      对此,拿破崙並不赞同,展现出了自己的自信。
      “说的好,如果共和国的將军都像你一样优秀的话,或许敌人真的不足为惧,只可惜,我们军队中优秀的將领並不多。”
      说到这里,卡尔诺有些感慨。
      法国军事实力弱吗?
      当然不弱,作为欧陆曾经的霸主,法国的军事实力在整个欧洲都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这场反法战爭开启之后,法国却打得异常艰难,不復往日的荣光,这其中的原因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当初因为保王党试图联络普奥联军打入巴黎,引发了革命政府对於法国正规军的大清洗,大量有经验的贵族军官要么被迫害,要么离开了军队,导致法国军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层。
      如果不是法国的军校建设卓有成效,从军校中捞了一批人进军队进行补充,巴黎政府別说扩军了,就连维持此前的军队规模都很困难。
      这些年轻军官们,由於缺乏经验,在战场上的表现有时真的很堪忧。
      像拿破崙这样,年纪轻轻就能適应战爭的军官,实属少数。
      法国军队想要恢復往日的战斗力,还得等这批年轻的军官历练成长起来。
      “对了,接下来可以麻烦將军阁下暂时在撒丁王国驻防一段时间吗,我想,我已经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卡尔诺还在感慨,拿破崙突然的请求,让卡尔诺停止了思考,他有些不解的看向对方,疑惑问道:
      “你要离开了,去哪?”
      “米兰,威尼斯,维也纳!”
      拿破崙乾脆利落的回答道,显然是早有准备。
      卡尔诺被嚇了一跳,一时间他都分不清眼前的这位年轻將军到底是因为战场获胜了几次自大,还是真的想法天马行空。
      “米兰和威尼斯也就罢了,进攻维也纳,你是在开玩笑吗?”
      卡尔诺忍不住问道。
      “我是认真的。”拿破崙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向卡尔诺解释道。
      原来,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拿破崙也收集到了一些关於联军的情报。
      事实上,由於此前英国、撒丁王国等国的军队存在,奥地利在北义大利地区的布防相当空虚,整个北意地区只有在威尼斯的万余人驻守,其余军队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尼德兰战场。
      考虑到南法局势出现变故才过去没多久,奥地利方面很难想像撒丁王国这么快就投降,並且英国人没有任何动作。
      因此,即便此刻维也纳已经收到了撒丁王国大部陷落的消息,也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起码在尼德兰的主力部队,是没办法赶回来的。
      即便奥地利在进行新的动员,组织军队赶往北意,那也多半不是精锐,是临时徵招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能和拿破崙手上经过战爭洗礼的两万法军相比。
      考虑到这一点,拿破崙认为一路从北义大利奇袭维亚纳,整个计划的胜算还是很高的。
      卡尔诺听完拿破崙的计划之后,认为拿破崙说的很有道理,但其中的风险,確实有点太大了。
      奥地利再怎么说也是大国,两万多人就想攻占这样一个大国的首都,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
      但隨后,拿破崙再次开口,最终说服了他。
      拿破崙表示,虽然有风险,但任何作战计划都是有风险的,只要卡尔诺这一路军队能驻留北义大利地区,拿破崙见势不对,也可以撤回义大利。
      而进逼维也纳,不一定需要攻占维也纳,当法国军队出现在维也纳城外,但奥地利主力回不来的时候,这样的压力,就可以迫使奥地利皇帝坐上谈判桌。
      如果这个时候法国方面对奥地利提出相对不那么苛刻的要求,奥地利大概率会退兵。
      连续两场大战之后,奥地利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加上现在法国那位名义上的国王,已经和哈布斯堡家族没啥关係了,维也纳的奥皇选择退让,可能性很大。
      卡尔诺权衡利弊半天之后,还是点头了。
      拿破崙的提议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成功了,那就为法国革命政府减少了一个敌人,即便失败了,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拿破崙全军覆没罢了。
      两万多军队的代价,以目前法国革命军的兵力来说,还是承担得起这个损失的,甚至连南法和北义大利的局势都不会动摇。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输了,拿破崙这个刚刚崭露锋芒的小將,或许就要没了。
      可人家拿破崙自己都不怕,他又有什么好劝阻的呢。
      於是,两个人又商量了下关於接下来的安排。
      拿破崙建议卡尔诺应该分出一部分军队继续南下,从热內亚进攻,一路打到罗马甚至那不勒斯去,不过卡尔诺显然暂时不想招惹教皇,谢绝了这个建议。
      关於占领的一眾小国如何处理,拿破崙建议是將其合併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共和国,从而变成法国的盟友,作为法国的屏障。
      但卡尔诺觉得此时还不如暂时先併入法国统治,视作法国本土,战爭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弄一个这样的国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两人在驱逐这些小国原本的统治者上,倒是达成了一致。
      “听说,您和巴黎的那位主席关係有些不太好?”
      会议末尾,拿破崙冷不丁的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卡尔诺蹙眉,有些不明白对方想干嘛。
      “不不不,我和主席只是有一点点分歧,这很正常,谈不上不合。
      怎么了,你是想和主席搭上线吗?”
      卡尔诺下意识的以为对方是想投靠罗伯斯庇尔。
      “好吧。”拿破崙无奈的耸耸肩,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连忙岔开话题告辞。
      “我就是隨口一问,您別多想。
      今天是多美好的一天啊,义大利的阳光多么柔和啊,祝愿將军在义大利一切顺利。”
      “太阳怎么这么大,见鬼,怎么这么热。”
      亚琛东边的俄国军营,俄国陆军元帅苏沃洛夫巡视一边军营,一边忍不住抱怨。
      自从两个月前以普奥为首的反法联军遭遇了瓦尔密会战失败后,几乎一夜之间,联军原本占领的尼德兰地区,又重新落入了法国革命政府手中。
      不仅如此,法军还一度成功攻占特里尔,正式踏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內,一时间无人能挡,眼瞅著就要打入神圣罗马帝国腹地了。
      好在三周之前,由於尼德兰的银行家们拒绝给巴黎革命政府放贷,尼德兰人民也不愿意给法国人提供高昂的战爭税,爆发了反对法国革命军占领的起义,让巴黎方面不得不分心应对,给了联军喘息之机。
      隨著俄国后续主力到来,以及普鲁士和奥地利分別又爆了一波兵,最终还是成功把法国革命军重新赶出了神圣罗马帝国境內,收回了特里尔。
      只不过,此时的普奥两国,已经彻底从前两次的主力沦为了配角,两国加起来不到四万的军队,和俄国单国八万大军相比,甚至只有一半。
      对此,俄国方面自然是非常不满意的。
      俺们俄国人从那么远的东边赶到法国打仗,你普鲁士和奥地利就出这么点军队,合適吗?
      但接连的战损,让奥地利和普鲁士也凑不出更多的主力了,普鲁士还好说,有俄国和奥地利在可以放心打仗,但也不可能掏空自己的家底,这最后的一万多军队,已经是普鲁士人的极限了。
      再多,他们也拿不出来。
      普鲁士人少,走的是精兵路线,本身就没有法奥俄三国那么庞大的陆军规模,每次军队的损失需要补充的时间都太多了。
      至於奥地利嘛,则是因为需要考虑的方向就太多了,那些防备奥斯曼帝国的主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部抽调来参与这场战爭,再加上占领的波兰地区因为奥地利接连战败不太平,所以也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参加对法战爭。
      可以说,如果不是俄国参战了,或许这两个国家压根就不可能再考虑进攻,早就进入防守阶段了。
      好在虽然普鲁士和奥地利凑不出军队了,但英国方面难得的做了一次人,不仅抽调了近一万多汉诺瓦军队加入联军主力,甚至还拐来了丹麦王国,让后者也派出了数千人的军队进行助战。
      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也在这个时候表示愿意为俄国提供补给,总算是安抚下了暴躁的俄国外交官,没让他们愤而退出战爭。
      与此同时,法国方面在轻鬆剿灭尼德兰叛乱之后,也得知了北欧三国加入反法联军的消息,选择了主动出击。
      经过集结之后,超过十一万法军,分为三路向联军发起了战略反攻,其中主力约七万人瞄准的赫然就是亚琛,这座在神圣罗马帝国有著不小政治意义的城市。
      法军的目標,是汉诺瓦和普鲁士。
      负责防守亚琛的,则是五万多俄国军队和不到两万人汉诺瓦与神罗小国联军。
      面对著几乎是同等兵力的敌人进攻,苏沃洛夫元帅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该死的,特么的后续援军怎么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