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 阅读设置
    第89章 出使北烈
      第89章 出使北烈
      “听说了吗?我军赢了,夺回了信丰城呢!”
      “听说了听说了,据说是我们这届武会元带的兵,叫什么来着?凌玉!”
      “哈哈哈哈……好好好!真厉害啊,这是好事儿啊,当浮一大白。”
      “我听说啊,凌将军好像是那位……的弟子。”
      “什么?乾元要和谈?为什么!北烈贼人挑衅我国,犯我边境,现在还要派人去割地和谈?!”
      “为什么不继续打?!屈辱啊!耻辱啊!”
      “我觉得……还是不打好……”
      ……
      绵绵阴雨终会过去,天空重新绽放晴朗。
      时间缓缓流逝,
      距离科举放榜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那高居榜首,被所有人津津乐道的名字,似乎也渐渐淹没在了时间的潮流里,不再被人们提起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崭新的新闻。
      边境似乎出了个了不起的将军,捷报频传,一点一点地挽回了乾元的颓势,挡住了敌军势如破竹的进攻,甚至还夺回了一两座城池。
      胜利的消息总是令人振奋,被大肆宣扬。
      只是……和谈的消息同样也传了出来。
      使者已然整装待发。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成了人们崭新的交流话题。
      酒楼,说书人说着故事,下面的食客也彼此聊着闲话,黑猫卧在房梁酣睡。
      一切的一切,似乎跟以往并没有什么分别。
      只是那坐在柜台前的小孩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她一如既往静静的坐在那里,浑身却散发着浓浓的低气压。
      几个伙计也离她远远的,不敢上前搭话。
      原因嘛……因为某人走了。
      “哼!”
      “混账徒儿,平时好吃好喝照顾着,上战场竟然也不带着老夫!”
      旁人看不到,无形的鬼魂就在小孩的身边。
      老鬼吹胡子瞪眼,恶狠狠地咒骂着。
      他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战场了。
      他是为战场而生,为战场而死的人,即便故国已然灭亡,他也想去看看那峥嵘战场,看旌旗飘摇,听号角吹起……就算是旗子埋在那拼杀血腥之地,他也甘愿了。
      但是很遗憾,倒霉徒儿嫌他的旗子太大了,懒得带。
      留着他在这屋子里帮羞蝶看家。
      时间到了,明辰离开了,这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也该启程了。
      这人走了,这酒楼仿佛也失了魂一般。
      “请问,明辰在这里吗?”
      “他欠我一顿酒喝~”
      就在这时,有人来到了柜台,轻轻敲了敲桌面,朗声说道。
      ……
      阳光明媚,微风阵阵,
      “在下明辰,见过董大人。”
      北城门官道,士兵簇拥着几座马车。
      前面的红衣官袍格外醒目,明辰作为最小的官,面上挂着笑容,朝着跟前几人拱了拱手,不卑不亢。
      凌玉出发之后的一个月,朝堂上经过了唇枪舌战的讨论,使者团也要出发了。
      除非凌玉可以打穿敌军,反威胁北烈,否则的话,和谈是必须要和谈的。
      乾元南边还有叛军要处理呢。
      使者为首一人约莫不到四十岁,不高,身形略胖,三角眼,留着山羊胡,眼光锐利,看上去十分精明。他是本届使者团名义上的领导者,礼部尚书,二品大员,董景明。
      同时,他还是内阁首辅,董正宏之子。
      作为主动议和谈判的一方,乾元肯定是要表现出诚意,派出足够有分量的官员说话。
      主管宫廷礼仪、科举、祭祀、外事活动的礼部尚书刚好合适。
      因为先前科举武会试中出现了叛贼刺杀圣上的事情,老礼部尚书翟俊贤自觉难辞其咎,以办事不利为由干脆辞官告老。
      位置空了出来,原本该是由礼部侍郎冯孝忠接任的,冯孝忠无论是资历、能力……都已经足够了。
      但是却临时拔升了董景明作为礼部尚书。
      太子跟首辅并不对付,但是却罕见的没有反对,没有为太子派的冯孝忠鸣不平。
      一个月之后,屁股还没坐稳的礼部尚书董景明,就被拽起来,成了钦差大臣,负责跟北烈谈判的事宜。
      这不是个好差事,被人民所不齿,被历史烙印,但总需要有人去做。
      兴许做得好了,也能得到功劳。
      现在,终于是到了时候了,该出发了。
      “哈哈哈~客气客气~”
      “卓尔不群,英姿飒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这位想必就是我们会试会元,明大人吧!”
      见到明辰来,董景明眼光一亮,面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朝着明辰凑过来,颇为亲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副和善长辈的模样。
      名利场上,没有谁是冷面示人的。
      狂妄无礼之人,妄自尊大之人,自命不凡之人……这些人早就死干净了。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不一定是能办事儿的,但一定是会做官的。
      即便是政治敌人,面对着面时也该是笑盈盈的,在背后把一击毙命的刀子插进人的胸膛。
      明辰一介小小翰林院修撰,照理来说是够不到董景明这个层次的,属于是当敌人都不够格,根本不能跟他对话的级别。
      但是……明辰可不简简单单只是个修撰而已。
      他是特别的会元,没有进行殿试,就做了官了。
      现在这场出使,该是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但他却被特意提点出现在了这里。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此人的不同寻常。
      先前还有过传闻,说此人被皇帝亲自召进宫去,也不知议论了什么事情。
      父亲也曾告诫过他,皇上说了,名义上他这个礼部尚书为主,真需要做事儿的时候,是要听这小小修撰的。
      总之,此人身上处处都透露着不凡。
      不可因其年轻,因其小小的官职而小觑于他。
      此人刚入官场,底子干净,没什么派系。
      交恶不如交好。
      官场本就是层层利益链条,相互捆绑。
      他们父子权势滔天,便更需谨小慎微。
      笑脸相迎,理所应当。
      明辰也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过奖过奖,在下还差得远呢!董大人贤良方正,才是我之楷模啊~”
      这就是太子选好的人么?
      中登小登明面上相处的是和谐的紧,至于心中所想,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贤良方正?
      我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董景明的错觉,虽是好话,但莫名感觉挨骂了。
      而就在这时,
      “明辰,你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