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 阅读设置
    第919章 宋高宗:刘高,忠臣中的战斗臣!【2更】
      第919章 宋高宗:刘高,忠臣中的战斗臣!【2更】
      几日后,刘高装模作样的从扬州到东京给自己传旨,又回到西京复命。
      宋高宗看到刘高很高兴,毕竟这是自己人,手里还拿着自己的腰牌呢!
      “爱卿,燕王怎么说?”
      宋高宗满怀期待的看刘高,刘高恭恭敬敬的说:
      “燕王愿为陛下平叛!
      “只不过——”
      宋高宗心里一突突:“只不过什么?”
      刘高故作小心翼翼:“燕王说皇帝不差饿兵,需要军费一百万两银子!”
      “夺少?”
      宋高宗急了:
      “一百万两银子?
      “朕上哪儿给他找这么多银子?”
      “趁火打劫!”
      东厅枢密使王黼气得直突突:
      “燕王这就是在趁火打劫!”
      尚书右仆射朱胜非怒道:“狼子野心!”
      杨戬摇头叹息:“朝廷困顿,哪里有这许多银子给他?
      “此计怕是不成……”
      出主意的张邦昌极力想要促成此事,可是他也无计可施,只能摇头不语。
      刘高叹了口气:“陛下,非是臣说丧气话!
      “如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若要平定天下,只怕非燕王不可!”
      宋高宗苦笑摇头,杨戬当了宋高宗的嘴替:
      “可是燕王狮子大开口,我们也无可奈何……”
      刘高果断使出了杀手锏:
      “一百万两银子,放在以前对朝廷而言不算什么!
      “但现在朝廷正是最艰难的时候,食君之禄,便当为君分忧!
      “臣为官数载,虽然两袖清风,也算薄有家资!
      “臣愿捐出五万两银子!
      “只求山河无恙,陛下无忧!”
      忠臣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宋高宗的眼眶湿润了。
      刘高提醒了他,朝廷是拿不出来一百万两银子,但是文武百官不差钱儿啊!
      宋高宗只是年纪小,又不是傻子!
      文武百官尤其是四大奸臣,谁家里没个百八十万两银子?
      什么?
      百八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你也配叫奸臣?
      宋高宗不在乎臣子贪污受贿吃拿卡要,水至清则无鱼么。
      宋高宗在乎的是朕需要的时候,你们装聋作哑一毛不拔!
      对比文武百官,宋高宗顿时觉得刘高才是忠臣!
      不愧是自己早早就拉拢过来的班底,硬是要得!
      我尼玛——
      四大奸臣文武百官都变了脸色:
      好好好!这么玩儿是吧!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荣已经开始接龙了:
      “臣起于微末,家境贫寒!
      “陛下,臣捐出全部家资一万两银子!”
      你也是忠臣!
      宋高宗感动得看向荣。
      他本就爱荣俊俏,又承荣勤王之情。
      现在荣第二个捐钱,宋高宗看荣就更眉清目秀了。
      “陛下,臣捐十万两银子!”
      蔡京肉疼的说,但是再肉疼也得抢着说。
      抢不进前三,他这太师都白混了。
      张邦昌:“臣也捐十万两银子!”
      王黼:“臣捐八万两银子……”
      捐多少银子也是一门艺术。
      捐的少了,不够意思。
      捐的多了,什么意思?
      所以蔡京捐的十万两就是最高档了,往下是王黼的八万两一档,再往下宿元景的五万两一档。
      再往下三万两、一万两、五千两的都有。
      秦桧捐的一千两银子就是最低档了。
      秦桧不是不想多捐,他是真没有。他还没当两天官儿呢。
      很快,一百万两银子就凑出来了,还有富余!
      这个场面让宋高宗感触颇深,刚刚十岁的孩子被刘高上了一课。
      原本他觉得能支持他即位的都是好的,现在他才知道到底谁才是忠臣。
      刘高!
      忠臣!
      忠臣里的战斗臣!
      “好了!”
      兜里有钱了的宋高宗又有了底气,问刘高:
      “银子有了,他可能出兵?”
      刘高面有难色:
      “燕王还说,他如今的领地已经远远超出古之燕地了。
      “所以他想换个封号,比如汉王。”
      “哼!”
      宋高宗真想爆粗口,但是粗口太脏了他爆不出口。
      不过连最难的一百万两银子都凑出来了,区区一个封号,对宋高宗而言反倒简单了。
      “准了!”
      宋高宗又问:“这回他可以出兵了吧?”
      “可以了,只不过——”
      刘高话锋一转:
      “燕王还说为免金兵卷土重来,愿为陛下把守东京!
      “请陛下不必担心金兵……”
      欺人太甚啊!
      真特么当我是小孩儿好糊弄是吧?
      宋高宗脸都绿了,但是他能怎么办?
      宋高宗下意识看向蔡京,蔡京微微点头。
      宋高宗想起了蔡京教他的话:
      卧薪尝胆,养精蓄锐!
      这话宋高宗听进去了。
      其实宋朝底子还在,只要撑过去就能再创辉煌!
      关键是得撑过去现在这段最艰难的时间……
      反正东京已经在燕王手里了,要也要不回来了,宋高宗捏着鼻子认了:
      “那就有劳燕王了!”
      刘高郑重其事的告诉宋高宗:
      “臣这就去通知燕王,督促他即刻出兵!”
      “爱卿,辛苦你了……”
      宋高宗越发觉得刘高才是真心为自己着想的人:
      “朕封你为兵部尚书!
      “忠心做事的人,朕绝不亏待!”
      说完宋高宗用威严的目光一扫文武百官,算是借刘高来敲打敲打他们。
      “多谢陛下!”
      刘高都有点儿不忍心伤害他了,现在的九妹太天真了……
      于是刘高又辛辛苦苦的把从西京搞到的一百万两银子带回了东京。
      当众刘高大张旗鼓的去了扬州,到了野外刘高换了身衣服又转回来了。
      连夜召集军机阁全体成员开会,与会者公孙胜、闻焕章、黄文炳、许贯忠、张叔夜、朱武。
      其实宗泽、岳飞、韩世忠也是军机阁成员。
      但是宗泽在镇守沧州,岳飞在镇守蓟州,所以不能到场。
      首先大家恭喜了刘高从燕王改封汉王。
      其实刘高自己觉得意义不大。
      燕王改封汉王,他的领地也不会变大一寸,但是很多人认为意义很大。
      其次就是商议平叛之事。
      闻焕章第一个发言:“殿下,先从大的入手!
      “把几个自立为王的打掉了,什么六十四路烟尘只不过是疥癞之疾。”
      张叔夜提出建议:“臣以为该先打反叛的宋臣,比如刘豫、曹荣等等……”
      朱武举起一只手:“殿下,梁王柴桂在云南起兵了!
      “他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若是让他起了势,危害应该是最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