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 阅读设置
    第860章 李知县高攀不起,张邦昌驱虎吞狼【2更】
      第860章 李知县高攀不起,张邦昌驱虎吞狼【2更】
      内黄县。
      “唉——”
      知县李春在府中长吁短叹的,自从刘高走后这几日他都过得很抑郁。
      “父亲……”
      李春女儿李孝娥担心的问他:
      “那日校场上到底发生了何事?
      “为何自校场武试之后,父亲每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
      “女孩子家,问这些做什么。”
      李春不想跟李孝娥说。
      主要说了也没用,还会让女儿跟自己一样抑郁。
      “唉——”
      说完李春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刘高去大名府的结果如何。
      若是刘高兴师问罪失败了,只怕自己这勾结反贼的帽子就摘不下来了……
      若是刘高兴师问罪成功了,可能吗?
      李春不是没想过弃官不做,全家逃走,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逃到哪儿去呢?
      再说,若是逃走了,那就真坐实了自己勾结反贼了。
      实在不行,自己就在梁中书面前一头撞死,以证清白!
      李春暗暗下定决心,就在这时,忽然门房慌慌张张的来报:
      “不好了不好了!
      “大名府来人了!”
      李春一呆:“……甚么样人?”
      门房:“是个虞侯……”
      丸辣!
      李春心里拔凉拔凉的:
      看来兴师问罪是失败了,梁中书来抓自己了……
      “女儿啊……”
      李春拉着女儿的手,眼眶湿润了:
      “我走之后,你们娘俩儿一定保重……”
      李孝娥懵了:“父亲何出此言?
      “父亲只是去大名府,又不是不回来了……”
      “唉——”
      一想到因为自己害得女儿要去教坊,李春难过的眼圈儿都红了。
      想说点儿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李春苦笑摇头:
      “爹对不起你们呐……”
      到时候自己一头撞死之前跪求梁中书,希望梁中书能照看自己的妻儿……
      李春狠下心放开女儿的手,走了出去,却见是个从未见过的俊俏虞侯。
      俊俏虞侯跟李春客客气气见礼:
      “知县相公,殿下请你到大名府相见!”
      李春一愣:“殿下?”
      “燕王殿下!”
      俊俏虞侯帮李春解开了困惑,但是又让李春陷入了更大的困惑:
      “敢问这位虞侯,留守相公何在?”
      俊俏虞侯笑嘻嘻的说:
      “相公问的是梁中书么?
      “梁中书已经回东京了!”
      李春惊呆了:“却是为何?”
      俊俏虞侯:“相公到大名府见了殿下便知!”
      李春:(_)
      到了大名府,李春感觉自己脑瓜子不好使了。
      明明大名府还是那个大名府,为何百姓个个喜气洋洋,人人欣欣向荣,好似焕发了新生?
      大街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好似有什么大喜事。
      巡逻的官军也是生龙活虎,一身彪悍之气,仿佛久经沙场的百战雄兵!
      李春想要询问路人,但是瞅瞅俊俏虞侯,终究还是按捺住了心中疑惑。
      到了梁中书的府邸时,李春震惊的发现门头已经换上新的“燕王府”。
      真的假的?
      李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这几日发生了甚么?
      今夕是何年?
      很快,李春见到了刘高,刘高正在书房和兄弟们说事儿。
      此时的刘高依旧一袭白衣,羽扇纶巾,但是李春感觉他好似变了个人。
      其实刘高没变,甚至连衣着打扮都没变,只是在李春的眼里他变了。
      “李知县来的正好。”
      刘高笑眯眯的把一样东西塞到李春的手里:
      “先看看这个。”
      李春接到手里当时就跪了:
      “圣,圣旨?”
      虽然刘高告诉他可以站起来看,李春还是坚持跪着把圣旨看完了。
      看完之后李春脑瓜子嗡嗡的:
      原来刘高真的是宋徽宗新封的燕王!
      虽然刘高原本是反贼,但有了这圣旨,刘高就是名正言顺的一镇藩王!
      “下官拜见燕王殿下!”
      李春慌忙拜倒在地,刘高上前扶起了他:
      “李知县不必多礼,日后就是自己人了。”
      李春一愣:甚么自己人?
      “梁中书派兵抓我,我都亮出令牌了还要抓我!以下犯上,罪不可恕!”
      刘高理直气壮的告诉李春:
      “不过在我兴师问罪之后,梁中书良心发现,幡然悔悟,便把大名府赔给了我。
      “他已经回东京去告知官家了。
      “从今以后,大名府是燕国的,李知县岂不就是自己人了?”
      这也能行?
      李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你们到底是怎么兴师问罪的?
      但是刘高不说,李春也不敢问,只能诺诺连声。
      刘高请他坐了,闲谈了几句,忽然话锋一转:
      “李知县,令郎如今青春几何?”李春下意识回答:“先室已经去世,只留下一个小女,十六岁了。”
      “巧了吗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
      刘高指着岳飞:“这是我的兄弟岳飞!
      “年方十七,便已经凭借军功担任我麾下一万八千野狼骑的主帅!
      “端的是少年英雄!
      “我愿为我兄弟求娶令爱,不知李知县意下如何?”
      “啊这……”
      李春懵了:这会不会有点儿太秃然了……
      岳飞也懵了:大哥,我牙还没刷呢……
      “怎么?”
      刘高皱起眉头:“李知县这是何意?
      “莫非嫌弃我兄弟配不上你女儿?”
      “不敢不敢……”
      李春慌忙摇头。
      其实他早就看上岳飞了,只是没想到会这种方式结亲:
      “如此甚妙,只恐高攀不起。”
      刘高笑了,原著之中周侗跟李春说“只恐高攀不起”,现在反过来了。
      李春才是高攀不起的一方!
      “都是缘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刘高招呼岳飞:“过来拜过岳父。”
      虽然岳飞有母亲在世,但是刘高是他大哥,又是燕王,他怎能不从命?
      于是岳飞拜了李春,李春暗暗欢喜,女儿能嫁给个大将军也算有福了……
      毕竟来的时候李春还以为女儿会去教坊的,两相对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刘高便让岳飞送李春回内黄县,忽然想起来又问李春:
      “我听说李知县还兼做贩马生意,能否送我兄弟一匹好马?”
      李春连忙说:“下官正有此意!”
      岳飞一脸懵逼,自己明明有一匹半步千里马了,为何还跟李春要一匹?
      但是既然刘高这么说了,岳飞也没多问,反正听大哥的安排准没错儿!
      ……
      东京。
      “什么?”
      宋徽宗一怒之下又双叒叕掀了桌子:
      (ノ益)ノ彡┻━┻
      这两年光是重新置办龙案就要多几万两银子。
      但是没办法,管不住手……
      宋徽宗怒不可遏的指着梁中书破口大骂:
      “你这就把大名府赔给他了?
      “废物!全都是废物!”
      脑袋包得跟个大粽子似的梁中书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屁都不敢放。
      别说是他,连蔡京都在旁边瑟瑟发抖,唯恐被梁中书给牵连了……
      张邦昌暗暗幸灾乐祸:老狗,你也有今日?
      尽管宋徽宗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但是没人敢接茬,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东京之围才刚解几天,谁敢再去招惹刘高?
      于是宋徽宗无能狂怒一番之后,只能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等人来哄自己。
      “陛下息怒……”
      蔡京终究还是替自己女婿扛雷了:
      “此事其实是个误会,梁中书不知燕王已经封王,知道反贼消息派兵捉拿也是分内之事。
      “但是燕王也是当真受了委屈……
      “陛下宽宏大量,不如就把大名府赏赐给他。
      “也好让燕王安心为大宋守卫边疆……”
      这个台阶就很舒服了!
      宋徽宗松了口气,其实他虽然愤怒,但是也知道不可能把刘高怎么样。
      他更怕惹恼了刘高再来一次十万大军困东京……
      反正大名府已经实际属于刘高了,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还显得自己大度?
      大度个der啊!
      宋徽宗越想越气,但也只能借坡下驴,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也罢,就依蔡卿之言!”
      活该人家当太师啊!
      张邦昌看得目瞪口呆:
      他还想着怎么落井下石呢,人家已经过关了……
      但是随后三大奸臣就被宋徽宗召集到了御书房,宋徽宗脸色阴沉的道:
      “朕现在火气很大……”
      “陛下!”
      蔡京果断出来为宋徽宗分忧,毕竟这事儿牵涉到他:
      “臣推举扬州知州刘高!
      “刘高号称‘山东第一虎臣’,让他去对付刘能必有奇效!”
      “可是刘高剿梁山泊时也打了败仗……”
      宋徽宗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只怕他斗不过刘能……”
      张邦昌小眼珠子叽里咕噜一转:
      “陛下,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四大反贼相继覆灭之后,淮西王庆的势力的大部分被反贼田定继承了!
      “田定如今据有南丰、山南、云安、安德、东川五座州府,兵强马壮!
      “但是据臣所知,反贼中真正掌权之人是原郓城县押司宋江!
      “此人原本一心做官,只是误交匪类,误入歧途!
      “若是陛下招安宋江,便能兵不血刃的收编这伙反贼!
      “再把他们安排到刘能旁边,让他们跟刘能斗去!
      “陛下便可坐山观虎斗,无论死的是谁,赢的都是陛下!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也!”
      宋徽宗听得眉飞色舞:“此计可行?”
      张邦昌阴笑着张开一只手掌,又缓缓的用力的握成拳头:
      “十拿九稳!”
      (本章完)